AI算法不是万能的,它受到光线、距离、场景等多方面的制约,没有包打天下的算法,请您在使用前,仔细阅读算法对于光线要求、识别距离等要素的要求。比如:
有的算法只能白天或光线良好使用,夜晚或光线较暗场景没效果
有的算法可以在30米依然能够高精度识别,有的算法只能10米
1 开篇说明 2 人脸识别 3 未带安全帽检测 4 未穿反光衣检测 5 离岗检测 6 值岗检测 7 区域入侵 8 人员聚集 9 睡岗检测 10 人员计数 11 徘徊检测 12 抽烟检测 13 使用手机检测 14 跌倒检测 15 未穿工服检测 16 PPE检测 17 车型识别 18 车牌识别 19 车辆计数 20 车辆违停 21 电瓶车违停 22 电瓶车进电梯检测 23 烟雾检测 24 明火检测 25 灭火器离位检测 26 消防通道占用检测 27 光学字符识别 28 摄像头遮挡检测 29 疲劳检测 30 移动侦测 31 黑屏检测 32 打架检测 33 小汽车违停检测 34 摄像头模糊检测 35 摄像头移动角度检测 |
AI算法不是万能的,它受到光线、距离、场景等多方面的制约,没有包打天下的算法,请您在使用前,仔细阅读算法对于光线要求、识别距离等要素的要求。比如:
有的算法只能白天或光线良好使用,夜晚或光线较暗场景没效果
有的算法可以在30米依然能够高精度识别,有的算法只能10米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适用办公场所、园区,近中距离人脸识别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未佩戴口罩人脸识别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1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相似度保持默认值(0.65) |
算法逻辑 | 黑名单:命中底库告警。考勤打卡,身份核验。 |
第一步: 点击【底库管理】-【人脸底库】中的新增分组,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 在弹出的分组管理页面中输入【分组名称】,如“分组1”,人脸质量得分保持默认值。完成后点击【保存】。
第三步: 在人脸底库页面右上角点击【添加】按钮。
第四步: 在弹出的页面中上传【清晰正面单人照】,并输入【姓名】,外部ID为第三方系统接口调用时,使用的底库ID,如使用,请自行填写唯一ID,如工号、学号、身份证号等。完成后点击保存。
注意:人脸照片需保证正脸清晰、尽量使用正脸半身照,模糊、侧脸、遮挡、戴口罩的人脸不可使用。
如下图,为正脸清晰人脸录入。为保护隐私,对眼部进行了处理。实际录入时,请不要对眼部遮挡。
第五步: 完成后点击【载入底库】,使人脸底库生效。
在选择算法中选择【人脸识别】算法,【选择底库组】,如“分组1”,选择【分组类型】:黑名单,完成后点击保存。
在选择算法中选择【人脸识别】算法,【选择底库组】,如“分组1”,选择【分组类型】:白名单,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底库录入时,人脸已经很清晰了,为什么还是无法录入?
第一步: 点击【底库管理】-【人脸底库】,右上角的齿轮图标。
第二步: 在弹出的【分组管理】中,将人脸质量至调低,如0.25。
Q2: 人脸识别有误报或漏报怎么办?
有误报:提高相似度值,如0.75。依然误报,以0.1步长逐步提高相似度,上限值建议0.85。
有漏报:降低相似度值,如0.55。依然漏报,以0.1步长逐步降低相似度,下限值建议0.45。
Q3:陌生人识别有误报或漏报怎么办?
有误报:提高人脸检测置信度,提高人脸质量,降低相似度。
提高人脸质量,如0.2。尝试以0.1的步长逐步提高人脸质量,质量上限建议0.5。
若依然误报,降低相似度,如0.55。尝试以0.1的步长逐步降低相似度,相似度下限建议0.25。
若依然误报,提高检测置信度,如0.6。尝试以0.1步长提高人脸检测置信度,检测置信度上限建议0.8。
有漏报:降低人脸检测置信度,降低人脸质量,提高相似度。
降低人脸检测置信度,如0.4。尝试以0.1的步长逐步降低人脸检测置信度。检测置信度下限建议0.3。
若依然漏报,降低人脸质量,如0。尝试以0.1的步长逐步降低人脸质量。质量下限为0。
若依然漏报,提高相似度,如0.65。尝试以0.1的步长逐步提高相似度。相似度上限建议0.65。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工地、工厂场景未佩戴安全帽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支持红色、黄色、蓝色、白色安全帽检测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15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默认配置(人体检测置信度:0.6;头部识别置信度:0.7) |
算法逻辑 | 识别到人体&头判定为未佩戴安全帽 |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未佩戴安全帽检测】,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提高【头部识别置信度】。如0.8,上限值建议0.9。在推荐场景下,若依然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人员处理。
有漏报:降低【头部识别置信度】。如0.6,下限值建议0.6。在推荐场景下,若依然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人员处理。
【头部识别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工地、工厂未穿反光衣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支持橙色、荧光黄反光衣检测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2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识别到人体,且人体目标框内未识别到反光衣,判定为未穿戴反光衣 |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未穿戴反光衣检测】,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穿着反光衣,却告警):降低【反光衣检测置信度】。如0.2,下限值建议0.2。在推荐场景下,若依然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人员处理。
有漏报(没穿反光衣,却不报):提高【反光衣检测置信度】。如0.4,上限值建议0.5。在推荐场景下,若依然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人员处理。
【反光衣检测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办公室、值班室、车间场景离岗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离岗检测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2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人体检测框中心点(默认)是否离位,并持续特定时间(判断点可选择人体中心点或目标框4个边中心点) |
第一步: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离岗检测】,完成后点击【保存】。
第二步:点击【标定检测区域】,在弹出的页面中,点击【编辑多边形】,对检测的工位进行标记。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人在岗,却告警):降低【人体检测置信度】。如0.35,下限值建议0.25。在推荐场景下,若依然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人员处理。
有漏报(人离岗,却不报):提高【人体检测置信度】。如0.55,上限值建议0.55。在推荐场景下,若依然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人员处理。
【人体检测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Q2: 如何设置离岗触发时间?
如上图,在【持续时间】中进行设置,如设置300秒,表示人员离开区域5分钟后产生告警。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设置。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办公室、值班室、车间场景值岗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值岗检测,区域人数不在指定范围内,产生告警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2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区域内人数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不在则产生告警。如人数下限为2,上限为5,则区域内人数小于2或大于5时,产生告警。人体检测框中心点(默认)在区域内视为有效在岗人数。 |
第一步: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值岗检测】,完成后点击【保存】。
第二步:点击【标定检测区域】,在弹出的页面中,点击【编辑多边形】,对检测的区域进行标记。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区域人数满足要求,却告警):降低【人体检测置信度】。如0.5,下限值建议0.3。在推荐场景下,若依然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人员处理。
有漏报(区域人数不满足要求,却不报):提高【人体检测置信度】。如0.7,上限值建议0.7。在推荐场景下,若依然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人员处理。
【人体检测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Q2: 如何设置区域人数上下限?
如上图,人数下限为2,人数上限为5。表示区域内有2-5个人时,满足值岗要求。小于2或大于5人时,不满足值岗要求,产生告警。根据需求,可自行修改。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室内、室外违禁危险区域入侵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区域入侵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2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人体检测框底部中心点(默认)进入检测区域告警,入侵判断点可选择人体目标框其他位置。 |
第一步: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区域入侵】,完成后点击【保存】。
第二步:点击【标定检测区域】,在弹出的页面中,点击【编辑多边形】,对检测的区域进行标记。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区域内没人,却告警):提高【人体检测置信度】。如0.55,上限值建议0.75。在推荐场景下,若依然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人员处理。
有漏报(区域内有人,却不报):降低【人体检测置信度】。如0.35,下限值建议0.35。在推荐场景下,若依然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人员处理。
【人体检测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校园、工厂、工地场景人员聚集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人员聚集检测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2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检测区域内人员数量大于等于2人(默认)判定为人员拥挤,人员密度参数可调节 |
第一步: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人员聚集】,完成后点击【保存】。
第二步:点击【标定检测区域】,在弹出的页面中,点击【编辑多边形】,对检测的区域进行标记。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区域内没达到人数,却告警):提高【人体检测置信度】。如0.7,上限值建议0.8。在推荐场景下,若依然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人员处理。
有漏报(区域内达到人数,却不报):降低【人体检测置信度】。如0.5,下限值建议0.4。在推荐场景下,若依然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人员处理。
【人体检测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Q2: 如何调整人员密度值?
如上图,人员密度值为2,表示区域内人员大于等于2人,判定为聚集,产生告警。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办公室、值班室场景睡觉行为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睡觉行为检测,只支持趴姿睡岗识别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2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趴着睡觉并持续一定时间,判定为睡岗,默认180秒 |
第一步: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睡岗检测】,完成后点击【保存】。
第二步:点击【标定检测区域】,在弹出的页面中,点击【编辑多边形】,对检测的区域进行标记。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人员没有睡岗,却告警):提高【睡岗识别置信度】。如0.6,上限值建议0.8。在推荐场景下,若依然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人员处理。
有漏报(人员睡岗,却不报):降低【睡岗识别置信度】。如0.4,下限值建议0.3。在推荐场景下,若依然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人员处理。
【睡岗识别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园区、商场场景下人员双向计数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人员双向计数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2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人员跨线触发告警 |
第一步: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人员计数】,完成后点击【保存】。
第二步:点击【标定检测区域】,在弹出的页面中,点击【编辑直线】,标记虚拟直线,并选择方向,填写行为描述。
【方向选择】的具体配置如下。
模式 | 配置图 | 说明 |
---|---|---|
从上到下 | ![]() | 线条名称:描述线条信息,如“门口计数”; |
从下到上 | 线条名称:描述线条信息,如“门口计数”; | |
上减下增 | ![]() | 线条名称:描述线条信息,如“门口计数”; |
上增下减 | ![]() | 线条名称:描述线条信息,如“门口计数”; |
Q1: 出现漏报、误报如何处理?
有漏报(人员跨线了,却没计数):人员计数属于高算力消耗算法。单个摄像头只能配置1个算法。若依然误报,降低人体检测置信度,如0.3。置信度下限值建议0.3。
有误报(进入了1个人,却统计了2个人):人员在绊线区域附近来回运动会出现此问题,可调整虚拟直线的位置。
【人体检测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Q2: 人员计数如何设置清零策略?
清零方式有手动清零与自动清零两种方式。
手动清零:在【告警记录】-【跨线计数】中,点击【操作】中的【手动清零】按钮,对计数结果清零。
自动清零:在【告警记录】-【跨线计数】中,点击【操作】中的【编辑】按钮,开启自动清零策略。
如下图,自动清零策略,可设置每周几的几点清零,或设置每天的几点清零。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工厂、园区、银行场景人员徘徊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徘徊检测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2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人员在检测区域内运动时间超过特定值判定为徘徊。如告警窗口长度180秒,告警阈值120秒,表示人员在3分钟内运动了2分钟判定为徘徊。 |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徘徊检测】,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漏报、误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人员没有在徘徊,却告警):降低敏感度,如0.4。下限值建议0.4。在推荐场景下,若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有漏报(人员徘徊,却不报):徘徊检测属于高算力消耗算法。单个摄像头只能配置1个算法。若依然误报,提高敏感度,如0.6。上限值建议0.7。降低人体检测置信度,如0.55,下限值建议0.45。在推荐场景下,若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人体检测置信度】与【敏感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Q2: 人员徘徊了很长时间,为什么没有告警?
如上图,告警窗口长度180秒,告警阈值120秒。表示在3分钟时间内徘徊2分钟,视为人员徘徊。根据需求,可自行修改。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加油站、工厂、办公场所抽烟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抽烟检测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1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先检测人体,在人体内检测手、头、烟,手与烟在头目标框内判定告警 |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抽烟检测】,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将其他目标误认为烟卷):提高抽烟检测的置信度,如0.45。上限值建议0.75。在推荐场景下,若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有漏报(抽烟,却没有报):在推荐场景与算法使用约束下,没有告警。降低抽烟检测的置信度,如0.25。下限值建议0.25。若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抽烟检测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加油站、化工厂、违禁区域使用手机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使用手机检测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1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先检测人体,在人体内检测手、手机,手与手机目标存在重叠,判定为使用手机 |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使用手机检测】,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将其他目标误认为手机):提高手部与手机检测的置信度,如0.6。上限值建议0.8。在推荐场景下,若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有漏报(使用手机,却没有报):在推荐场景与算法使用约束下,没有告警。降低手部与手机检测的置信度,如0.4。下限值建议0.3。若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手部与手机检测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校园、工厂、养老院场景人员跌倒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跌倒检测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2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检测人体,判断是否跌倒 |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跌倒检测】,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人员没有跌倒,却告警)
其他非人员的目标误报为跌倒。提高跌倒检测置信度,如0.7,上限值建议0.8。提高跌倒识别置信度,如0.6,上限值建议0.7。
人员坐着或其他非跌倒行为误报。提高跌倒识别置信度,如0.6,上限值建议0.7。
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若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有漏报(人员跌倒了,却没报):在推荐场景与算法使用约束下,没有告警。降低跌倒检测置信度,如0.5,下限值建议0.4。降低跌倒识别置信度,如0.4。下限值建议0.4。若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跌倒检测置信度】与【跌倒识别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工地、工厂未穿工服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未穿工服检测(支持未穿套装工服检测,未穿半身工服检测不保证效果)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2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监控画面人员工服与底库工服比对,为匹配到底库工服,判定监控画面人员未穿工服 |
第一步: 点击【底库管理】-【工服底库】中的新增分组,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 在弹出的分组管理页面中输入【分组名称】,如“分组1”。完成后点击【保存】。
第三步: 在工服底库页面右上角点击【添加】按钮。
第四步: 在弹出的页面中上传【清晰工服图片】,并输入【名称】,外部ID为第三方系统接口调用时,使用的底库ID,如使用,请自行填写唯一ID。完成后点击保存。
为保证使用效果,底库录入的图片,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录入完成底库后,务必点击【载入底库】按钮;图片格式支持png、jpg、jpeg、bmp,图片大小不超过2MB;
请从监控视频中截取清晰的穿工服人员图像录入底库,切忌使用手机拍照;
录入的图片只能包含单人,不能有多人;
单人照片应该包含全身,不可有身体部位到画面以外;
人体应处于画面中央,裁剪四个边靠近人体边缘,可适当留白,不可过大。
详细工服底库制作方法,请参照:链接
第五步: 完成后点击【载入底库】,使工服底库生效。
第一步: 在选择算法中选择【未穿工服检测】算法,点击【标定检测区域】,划定工服检测的生效区域(原则:检测距离适中,不要将过远距离划定进来)。
第二步: 【选择底库组】,如“分组1”,选择【分组类型】:白名单,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如果人体检测误报,怎样处理?
如果将地面上的栏杆、木桩等类似人形的目标误报为人体。则提高人体检测置信度,如0.75。若依然误报,以0.1步长逐步提高人体检测置信度,上限值建议0.85。
Q2: 如果未穿工服误报,怎样处理?
将误报图片中的人员裁剪出来录入底库,不断丰富底库,每种颜色工服大约30-50张图片即可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工厂车间场景,个人防护装备穿戴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支持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护鞋、救生衣个人防护装备检测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1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监控画面人员工服与PPE底库比对,未匹配到PPE底库,判定监控画面人员未穿防护装备 |
为保证使用效果,底库录入的图片,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录入完成底库后,务必点击【载入底库】按钮;
图片格式支持 png、jpg、jpeg、bmp,图片大小不超过 2MB;
请从监控视频中截取清晰的防护装备图像录入底库,切忌使用手机拍照;
后台管理系统【视频接入】摄像头&视频流操作中留有抓拍功能,可以抓拍现场图片,截取检测部位录入底库。
a. 配置护目镜底库
第一步: 点击【底库管理】-【PPE底库】-【眼部】底库中右上角的【添加】。
第二步: 在弹出的页面中上传清晰护目镜图片,并输入添加的底库名称。完成后点击【保存】。
录入底库,遵循以下原则:
请从监控视频中截取清晰的防护装备图像录入底库,切忌使用手机拍照。
图片格式支持 png、jpg、jpeg、bmp,图片大小不超过 2MB。
后台管理系统【实时画面】中留有抓拍功能,可以抓拍现场图片,截取检测部位录入底库。
录入完成底库后,务必点击【载入底库】按钮。
录入底库,按照如下步骤:
从管理系统实时画面中点击【抓拍】获取监控原图。
对抓拍的原图,裁剪出护目镜区域。护目镜应处于画面中央,四个边适当留白,不可过大,避免引入过多背景。护目镜裁剪区域下边缘在鼻子处、上边缘使护目镜处于竖直视野中心,左边缘左耳外扩一定区域,右边缘右耳外扩一定区域。
将上图中裁剪出的眼部图像(如上图,右侧图像),录入眼部底库。
第三步: 完成后,点击【PPE底库】-【眼部】底库中,右上角的载入底库,使底库生效。
b. 配置救生衣底库
第一步: 点击【底库管理】-【PPE底库】-【身体】底库中右上角的【添加】。
第二步: 在弹出的页面中上传清晰救生衣图片,并输入添加的底库名称。完成后点击【保存】。
录入底库,遵循以下原则:
请从监控视频中截取清晰的防护装备图像录入底库,切忌使用手机拍照。
图片格式支持 png、jpg、jpeg、bmp,图片大小不超过 2MB。
后台管理系统【实时画面】中留有抓拍功能,可以抓拍现场图片,截取检测部位录入底库。
录入完成底库后,务必点击【载入底库】按钮。
录入底库,按照如下步骤:
从管理系统实时画面中点击【抓拍】获取监控原图。
对抓拍的原图,裁剪出救生衣区域。救生衣应处于画面中央,四个边适当留白,不可过大,避免引入过多背景。救生衣裁剪区域上边缘位于双肩最高点外扩一定区域,下边缘位于双胯最低点外扩一定区域,左边缘位于肩胯最左点外扩一定区域,右边缘位于肩胯最右点外扩一定区域。
将上图中裁剪出的躯干部位图像(如上图,右侧图像),录入身体底库。
第三步: 完成后,点击【PPE底库】-【身体】底库中,右上角的载入底库,使底库生效。
c. 配置防护手套底库
第一步: 点击【底库管理】-【PPE底库】-【手部】底库中右上角的【添加】。
第二步: 在弹出的页面中上传清晰防护手套图片,并输入添加的底库名称。完成后点击【保存】。
录入底库,遵循以下原则:
请从监控视频中截取清晰的防护装备图像录入底库,切忌使用手机拍照。
图片格式支持 png、jpg、jpeg、bmp,图片大小不超过 2MB。
后台管理系统【实时画面】中留有抓拍功能,可以抓拍现场图片,截取检测部位录入底库。
录入完成底库后,务必点击【载入底库】按钮。
录入底库,按照如下步骤:
从管理系统实时画面中点击【抓拍】获取监控原图。
对于抓拍的原图,裁剪出防护手套区域。防护手套应处于画面中央,三个边缘适当留白,不可过大,避免引入过多背景。上边裁剪应使得手腕位于竖直视野中心处。防护手套底库不可引入过多背景、不可录入模糊图片。
将上图中裁剪出的手部图像,录入身体底库。
第三步: 完成后,点击【PPE底库】-【手部】底库中,右上角的载入底库,使底库生效。
d. 配置防护鞋底库
第一步: 点击【底库管理】-【PPE底库】-【脚部】底库中右上角的【添加】。
第二步: 在弹出的页面中上传清晰防护鞋图片,并输入添加的底库名称。完成后点击【保存】。
录入底库,遵循以下原则:
请从监控视频中截取清晰的防护装备图像录入底库,切忌使用手机拍照。
图片格式支持 png、jpg、jpeg、bmp,图片大小不超过 2MB。
后台管理系统【实时画面】中留有抓拍功能,可以抓拍现场图片,截取检测部位录入底库。
录入完成底库后,务必点击【载入底库】按钮。
录入底库,按照如下步骤:
从管理系统实时画面中点击【抓拍】获取监控原图。
对于抓拍的原图,裁剪出防护鞋区域。防护鞋应处于画面中央,三个边缘适当留白,不可过大,避免引入过多背景。上边裁剪应使得脚腕位于竖直视野中心处。防护鞋底库不可录入单画面多只鞋、不可引入过多背景,不可录入模糊图片;
将上图中裁剪出的脚部图像,录入脚部底库。
第三步: 完成后,点击【PPE底库】-【脚部】底库中,右上角的载入底库,使底库生效。
a. 配置未佩戴护目镜检测算法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未佩戴护目镜检测算法。在【选择底库组】中选择【眼部】底库。在【分组类型】中选择【白名单】。完成后点击【保存】。
b. 配置未穿救生衣检测算法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未穿救生衣检测算法。在【选择底库组】中选择【身体】底库。在【分组类型】中选择【白名单】。完成后点击【保存】。
c. 配置未戴手套检测算法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未戴手套检测算法。在【选择底库组】中选择【手部】底库。在【分组类型】中选择【白名单】。完成后点击【保存】。
d. 配置未穿工装鞋检测算法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未穿工装鞋检测算法。在【选择底库组】中选择【脚部】底库。在【分组类型】中选择【白名单】。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为什么我没有穿防护装备,系统没有产生告警?
PPE算法在检测前需要做人体姿态质量判断,只有满足条件的进行模型检测,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遮挡等姿态下的误报。四个算法的使用约束条件如下。
未佩戴护目镜检测
检测距离小于10m,眼部防护装备清晰可见
身体姿态满足质量要求(正身,可检测到眼、耳、鼻五个关键点)
未穿救生衣检测算法
检测距离小于10m,躯干防护装备清晰可见
身体姿态满足质量要求(正身或背身,可检测到双肩、双胯4个关键点)
未戴手套检测算法
检测距离小于10m,手部防护装备清晰可见
身体姿态满足质量要求(至少一条胳膊的手腕关键点与肘部关键点同时检测到)
未穿工装鞋检测算法
检测距离小于10m,脚部防护装备清晰可见
身体姿态满足质量要求(至少一条腿的脚部关键点与膝盖关键点同时检测到)
Q2: 算法产生误报,如何处理?
未佩戴护目镜检测
如果算法误将其他目标识别为人体,请提高人体检测置信度(关键点模型)。例如:0.75。若依然误报,以0.1步长逐步提高置信度。人体检测置信度(关键点模型)上限建议0.85。
如果算法误报,请降低相似度。例如0.4。若依然误报,以0.1步长降低相似度。相似度下限建议0.3。
未穿救生衣检测
如果算法误将其他目标识别为人体,请提高人体检测置信度(关键点模型)。例如:0.75。若依然误报,以0.1步长逐步提高置信度。人体检测置信度(关键点模型)上限建议0.85。
如果算法误报,请降低相似度。例如0.35。若依然误报,以0.1步长降低相似度。相似度下限建议0.25。
未戴手套检测
如果算法误将其他目标识别为人体,请提高人体检测置信度(关键点模型)。例如:0.75。若依然误报,以0.1步长逐步提高置信度。人体检测置信度(关键点模型)上限建议0.85。
如果算法误报,请降低相似度。例如0.35。若依然误报,以0.1步长降低相似度。相似度下限建议0.25。
未穿工装鞋检测
如果算法误将其他目标识别为人体,请提高人体检测置信度(关键点模型)。例如:0.75。若依然误报,以0.1步长逐步提高置信度。人体检测置信度(关键点模型)上限建议0.85。
如果算法误报,请降低相似度。例如0.4。若依然误报,以0.1步长降低相似度。相似度下限建议0.3。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停车场所、交通场景下车辆类型识别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支持小轿车、货车、公交车识别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3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目标检测,车型识别 |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车型识别】,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车型识别错误):提高车辆检测置信度,如0.6,上限值建议0.7。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若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有漏报(有明显车辆未检出):在推荐场景与算法使用约束下,出现漏报。降低车辆检测置信度,如0.4。下限值建议0.4。若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车辆检测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园区、停车场近距离监控场景车牌识别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支持单层蓝牌、黄牌、绿牌(新能源)车牌号与车牌颜色识别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1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车牌检测&车牌识别 |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车牌识别】,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车牌识别错误):提高车牌识别置信度,如0.6,上限值建议0.7。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若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有漏报(车牌识别不到):在推荐场景与算法使用约束下,出现漏报。降低车牌识别置信度,如0.4。下限值建议0.4。若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车牌识别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园区、停车场、交通场景车辆计数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支持小轿车、货车、公交车车辆计数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3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车辆跨线触发告警 |
车辆计数算法配置请参照“人员计数”
第一步: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车辆计数】,完成后点击【保存】。
第二步:点击【标定检测区域】,在弹出的页面中,点击【编辑直线】,标记虚拟直线,并选择方向,填写行为描述。
Q1: 出现漏报、误报如何处理?
有漏报(车辆跨线了,却没计数):车辆计数属于高算力消耗算法。单个摄像头只能配置1个算法。若依然误报,降低车辆检测置信度,如0.3。置信度下限值建议0.3。
有误报(如进入了1辆车,却统计了2辆车):车辆在绊线区域附近来回运动会出现此问题,可调整虚拟直线的位置。
【车辆检测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Q2: 车辆计数如何设置清零策略?
清零方式有手动清零与自动清零两种方式。
手动清零:在【告警记录】-【跨线计数】中,点击【操作】中的【手动清零】按钮,对计数结果清零。
自动清零:在【告警记录】-【跨线计数】中,点击【操作】中的【编辑】按钮,开启自动清零策略。
如下图,自动清零策略,可设置每周几的几点清零,或设置每天的几点清零。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园区、街道场景车辆违停识别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支持公交车、货车、小轿车车辆违停识别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3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违停区域内持续特定时间产生触发违停告警 |
第一步: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车辆违停】,完成后点击【保存】。
第二步:点击【标定检测区域】,在弹出的页面中,点击【编辑多边形】,标记违停区域,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区域内没车,却告警):提高车辆检测置信度,如0.6。上限值建议0.7。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有漏报(区域内有车,却没报):降低车辆检测置信度,如0.4,下限值建议0.4。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车辆检测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Q2: 违停时间如何设置?
如上图,告警窗口长度为180秒,告警阈值为180秒。表示车辆违停超过3分钟产生告警。该值可根据需求,自行修改。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园区、街道场景电瓶车违停识别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支持两轮电瓶车违停识别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3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违停区域内持续特定时间产生触发违停告警 |
第一步: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电瓶车违停】,完成后点击【保存】。
第二步:点击【标定检测区域】,在弹出的页面中,点击【编辑多边形】,标记违停区域,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区域内没车,却告警):提高车辆检测置信度,如0.6。上限值建议0.7。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有漏报(区域内有车,却没报):降低车辆检测置信度,如0.4,下限值建议0.4。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车辆检测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Q2: 违停时间如何设置?
如上图,告警窗口长度为180秒,告警阈值为180秒。表示电瓶车违停超过3分钟产生告警。该值可根据需求,自行修改。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电梯轿厢电瓶车识别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支持二轮电瓶车进电梯识别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1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目标检测,检测区域内检测到电瓶车告警 |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电瓶车进电梯检测】,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将自行车等其他目标误识别为电瓶车):提高车辆检测置信度,如0.6。上限值建议0.7。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有漏报(电梯内有电瓶车,却没报):降低电瓶车检测置信度,如0.4,下限值建议0.4。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电瓶车检测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园区、工厂、仓库、商场场景下烟雾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支持大面积的白色或黑色浓烟识别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10% |
识别距离 | 小于15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烟雾目标检测与静态IOU判断过滤 |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烟雾检测】,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将其他目标识别为烟雾):提高烟雾检测置信度,如0.6,上限值建议0.8。提高烟雾识别置信度,如0.6,上限值建议0.8。降低敏感度,如0.7,下限值建议0.5。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有漏报(有浓烟,不告警):降低烟雾检测置信度,如0.4,下限值建议0.4。降低烟雾识别置信度,如0.4,下限值建议0.4。提高敏感度,如0.9,上限值建议0.9。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烟雾检测置信度】、【烟雾识别置信度】与【敏感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Q2: 在测试场景下,如何快速产生告警?
将告警间隔修改为0,告警窗口长度修改为1,告警阈值修改为1。
降低烟雾检测置信度,如0.3。降低烟雾识别置信度,如0.3。如仍未检出,可以0.1步长继续降低。
将烟雾检测敏感度修改为1。
注:以上参数,可满足快速产生告警,但可能引入误报。生产场景,建议参数恢复默认值。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园区、工厂、仓库、商场场景下明火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支持红色火焰识别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10% |
识别距离 | 小于15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明火目标检测与静态IOU判断过滤 |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明火检测】,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将其他目标识别为明火):提高明火检测置信度,如0.6,上限值建议0.8。提高明火识别置信度,如0.6,上限值建议0.8。降低敏感度,如0.6,下限值建议0.4。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有漏报(有肉眼可见大大面积明火,不告警):降低明火检测置信度,如0.4,下限值建议0.4。降低明火识别置信度,如0.4,下限值建议0.4。提高敏感度,如0.8,上限值建议0.9。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明火检测置信度】、【明火识别置信度】与【敏感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Q2: 在测试场景下,如何快速产生告警?
将告警间隔修改为0,告警窗口长度修改为1,告警阈值修改为1。
降低明火检测置信度,如0.3。降低明火识别置信度,如0.3。如仍未检出,可以0.1步长继续降低。
将明火检测敏感度修改为1。
注:以上参数,可满足快速产生告警,但可能引入误报。生产场景,建议参数恢复默认值。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加油站场景灭火器离位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支持红色灭火器识别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15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检测区域内不存在灭火器产生告警 |
第一步: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灭火器离位检测】,完成后点击【保存】。
第二步:点击【标定检测区域】,在弹出的页面中,点击【编辑多边形】标记灭火器的位置,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灭火器在区域内,却误报离位):降低灭火器检测置信度,如0.4,下限值建议0.3。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有漏报(灭火器不在区域内,却没报):提高灭火器检测置信度,如0.6,上限值建议0.7。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灭火器检测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楼宇、商场、工厂、车间场景消防通道占用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支持消防通道堵塞、占用异常检测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10% |
识别距离 | 小于2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监控画面检测区域与开放底库未占用图像检测区域比对,未匹配到开放底库,判定监控画面检测区域占用 |
备注 | 监控画面分辨率需与底库分辨率保持一致 |
第一步: 点击【底库管理】-【开放底库】-【新增分组】。
第二步: 在弹出的页面中输入分组名称,选择图片,并上传。
第三步: 在上传的图片上绘制检测区域。
第四步: 输入绘制的多边形名称。
第五步: 点击【开放底库】中右上角的【添加】。
第六步: 在弹出的页面中上传正常底库(消防通道未占用的图片),并输入底库名称,完成后点击【保存】。
第七步: 点击【开放底库】中右上角的【载入底库】使底库生效。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消防通道占用检测】算法。在【选择底库组】中选择已配置的【消防通道】库。在【分组类型】中选择【白名单】。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产生误报,怎样处理?
误报产生绝大部分由于底库丰富度不够导致。请遵循如下步骤处理。
下载误报原图
录入底库
载入底库
一般录入30-50张不同光线下的底库,可满足使用要求。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字母、数字、中文、英文字符识别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支持通用场景字母、数字、中文、英文字符识别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5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光学字符检测与光学字符识别 |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光学字符识别】,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字符识别错误):提高光学字符识别置信度,如0.6。上限值建议0.7。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有漏报(字符大且清晰,没识别出):画面内最多识别5个目标框内的字符。若已识别出的目标框个数少于5个,并且有字符大且清晰的字符没识别,请降低光学字符检测置信度,如0.4,下限值建议0.3。降低光学字符识别置信度,如0.4,下限值建议0.3。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光学字符检测置信度】与【光学字符识别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监控场景摄像头遮挡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监控场景下摄像头镜头全部或部分遮挡检测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配置要求 | 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图像遮挡特征统计 |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摄像头遮挡检测】,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未遮挡,却告警):降低灵敏度值,如150。下限值建议50。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有漏报(遮挡了,却不报):降低灵敏度值,如300。上限值建议800。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灵敏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驾驶室人员疲劳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支持驾驶室场景人员疲劳检测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2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若存在误报,则降低敏感度。 |
算法逻辑 | 根据眼部关键点,计算EAR(眼睛纵横比),若EAR小于敏感度,判定眼睛闭合。在特定时间段内,眼睛闭合时间超过阈值时间,视为疲劳。 |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疲劳检测】,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未长时闭眼,却告警):降低敏感度,如0.15,下限值建议0.1。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有漏报(长时闭眼,却没报):提高敏感度,如0.25,上限值建议0.3。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敏感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仓库、银行、工厂无人值守场景下运动目标检测 |
禁用场景 | 光线、背景复杂多变、相机频繁抖动 |
支持功能 | 运动目标检测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帧间运动区域不低于500像素(可设置) |
识别距离 | 小于15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算法参数保持默认,灵敏度越小越灵敏。 |
算法逻辑 | 帧间差分法,判断运动区域,当运动区域大于像素面积设定值时产生告警。 |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移动侦测】,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如何设置移动侦测的灵敏度?
灵敏度值越小,检测越灵敏,如40。
Q2: 如何过滤掉小的运动目标?
增加检测阈值,如600,小于600个像素面积的运动目标会被过滤掉。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医院、商场、监控室屏幕黑屏异常检测 |
禁用场景 | 夜晚暗光或摄像头遮挡 |
支持功能 | 屏幕黑屏检测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15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算法参数保持默认,灵敏度值越大,检测越灵敏。 |
算法逻辑 | 灰度阈值法。小于灰度值,判定为黑屏。 |
第一步: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黑屏检测】,完成后点击【保存】。
第二步:点击【标定检测区域】,在弹出的页面中,点击【编辑多边形】,标记黑屏检测区域,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如何设置黑屏检测的灵敏度?
如下图,设置黑屏检测灵敏度,值越大越灵敏。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校园、医院、看守所等场景打架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支持两人或多人特征明显的打架检测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15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打架人员目标检测 |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打架检测】,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将非打架人员误报为打架人员):提高打架检测置信度,如0.6。上限值建议0.8。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有漏报(打架行为没检测出来):降低打架检测置信度,如0.4。下限值建议0.3。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园区、街道场景小汽车违停识别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支持小汽车车辆违停识别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目标大小 |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 |
识别距离 | 小于30m最佳(200万@6mm) |
配置要求 |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违停区域内持续特定时间,产生触发违停告警 |
第一步: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小汽车违停】,完成后点击【保存】。
第二步:点击【标定检测区域】,在弹出的页面中,点击【编辑多边形】,标记违停区域,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区域内没车,却告警):提高小汽车检测置信度,如0.6。上限值建议0.7。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有漏报(区域内有车,却没报):降低小汽车检测置信度,如0.4,下限值建议0.4。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小汽车检测置信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Q2: 违停时间如何设置?
如上图,告警窗口长度为180秒,告警阈值为180秒。表示车辆违停超过3分钟产生告警。该值可根据需求,自行修改。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监控场景摄像头画面模糊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支持由于相机振动、对焦不足、镜头污损造成的画面模糊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配置要求 | 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
算法逻辑 | 图像遮挡特征统计 |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摄像头模糊检测】,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出现误报、漏报如何处理?
有误报(未模糊,却告警):降低灵敏度值,如150。下限值建议50。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有漏报(有模糊,却不报):降低灵敏度值,如300。上限值建议800。在推荐场景与使用约束下,仍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漏报,请联系售后处理。
【灵敏度】的配置方法,如下图。
项目 | 要求 |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监控场景摄像头角度变动检测 |
禁用场景 | 逆光、强光、弱光、反光等光线条件 |
支持功能 | 监控场景下摄像头角度变动检测 |
相机要求 | 推荐200万~500万像素,可见光,画质清晰,无畸变 |
配置要求 | 需配置开放底库并载入底库 |
算法逻辑 | 监控图像与底库比对,当相似度低于阈值时产生告警,判定摄像头角度发生了变动 |
第一步: 点击【底库管理】-【开放底库】-【新增分组】。
第二步: 在弹出的页面中输入分组名称,选择图片,并上传。
第三步: 在上传的图片上绘制检测区域。
第四步: 点击【开放底库】中右上角的【添加】。
第五步: 在弹出的页面中上传正常底库(角度未挪动的底库),并输入底库名称,完成后点击【保存】。
第六步: 点击【开放底库】中右上角的【载入底库】使底库生效。
在【视频接入】中的【选择算法】中选择【摄像头挪动角度】算法。在【选择底库组】中选择已配置的【分组】库。在【分组类型】中选择【白名单】。完成后点击【保存】。
Q1: 产生误报,怎样处理?
误报产生绝大部分由于底库丰富度不够导致。请遵循如下步骤处理。
下载误报原图
录入底库
载入底库
一般录入30-50张不同光线下的底库,可满足使用要求。
|